2015年9月11日 星期五

黃山有「泰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衡嶽之煙雲、匡廬之飛瀑、雁盪之巧石、峨嵋之清秀」。

Share
Tweet
Forward
+1
黃山有「泰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衡嶽之煙雲、匡廬之飛瀑、雁盪之巧石、峨嵋之清秀」。
攝影:彭雲鋒 老師
黃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遙望蒼黛而名。後因傳軒轅黃帝曾在此煉丹成仙,唐玄宗信奉道教,故於天寶六年改為「黃山」。明朝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兩次登臨黃山,讚歎說:「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閱讀更多>
 
攝影 彭雲鋒 老師 黃山被中國譽為「國之瑰寶」、世界奇觀,已成為中國壯麗山河的象徵。黃山素有「中國第一奇山」之譽,山脈延綿250公里,呈東北往西南走向。山勢峻極而險幻,千峰境秀,萬壑崢嶸,有千米以上高峰77座。<閱讀更多>

 
攝影:彭雲鋒 老師
攝影Tauno Tõhk  陶诺       
天都峰是中國安徽省黃山三大主峰(蓮花峰、光明頂、天都峰)之一,海拔1810米。天都峰位於黃山東部,是由於第四紀冰川而形成,在黃山三大主峰中最為險峻,有「百丈雲梯」和「松鼠跳天都」,以及「鯽魚背」,攀登過程最為艱難。3里長的登山石梯,有1564級台階,同時配合供扶手的194個石欄乾和長600米的鐵鏈,此後始能保證遊人安全登山。天都峰峰頂平坦,可供遊人鳥瞰黃山全景<閱讀更多>                                                            
攝影:Suvcon                                                                        攝影:Ken Marshall
攝影:Tauno Tõhk  陶诺
黃山因雲而多姿,峰巒因霞而增色,登上黃山,一幅幅唯美的畫面呈現在眼前,剛才還群峰再現,忽然間,雲霧從谷中隨風而來,時而蹁蹁裊裊,時而騰空沖霄,一時間,群山萬壑成了一片“山的海洋”,偶露的山峰似海洋裡的孤島,薄暮輕紗,百態萬象,景隨雲變,燦若圖繡。<閱讀更多>
攝影:Gustavo M                                                                 攝影:Gustavo M
黃山迎客松屹立青獅石旁,海拔1670米處。樹高9.91米,胸圍2.05米,枝下高2.54米。樹幹中部伸出長達7.6米的兩大側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揮展雙臂,熱情地歡迎五湖四海的賓客來黃山遊覽。遊客到此,頓時遊興倍增,紛紛攝影留念,引以為幸。
樓前懸崖上有
“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姿態優美,枝幹遒勁,雖然飽經風霜,卻仍然鬱鬱蒼蒼,充滿生機。黃山迎客松它有一叢青翠的枝幹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熱情地歡迎賓客的到來。如今,這棵迎客松已經成為黃山奇鬆的代表,乃至整個黃山的象徵了。<閱讀更多>
攝影:TaunoTõhk 陶諾
黃山上的漫天飛雪,落在樹枝上,雪花凝結在枝頭,形成了霧淞黃山霧淞,就跟畫裡一樣夢幻的景色,吸引了大批遊客駐足,不過,霧淞經陽光照射就會溶化,遊客想看到這樣的美景,除了碰運氣,還得捉緊攝影的時間。<閱讀更多>
攝影:François Philipp
攝影:Tauno Tõhk  陶诺
2015世界百大美景明信片展
用心去旅行、用鏡頭和世界交朋友,讓我們一起感受世界的美
攝影:彭雲峰
黃山市是世界著名的現代國際旅遊城市、長三角旅遊中心城市之一、國家五級城市、浙皖贛省際中心城市、華東區域性次交通樞紐。境內有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黃山風景區。
看更多用心製作的明信片
本刊資訊
發行人 / 曾材樺
召集人 / 曾文駿
主編輯 / FRANCIS WU
主視覺 / 明小編
攝 影 /
彭雲鋒
Tauno Tõhk  陶诺
PROAndrew and Annemarie
Suvcon        
Ken Marshall
François Philipp


Want to change how you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pdate your preferences or unsubscribe from this list

 
Copyright © 2015 大地文創,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 BY
Facebook
Website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