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3日 星期日

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冬季回到了北海道,零距離感受北海道的雪中鶴舞

Share
Tweet
Forward
+1
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冬季回到了北海道,零距離感受北海道的雪中鶴舞
View this email in your browser
攝影:彭雲鋒
每年二月初前往日本北海道丹頂鶴攝影,主要是希望在大雪紛飛的背景下,拍攝翩翩起舞的丹頂鶴,同時因為知床半島的流冰出現,可以坐破冰船出海拍攝虎頭海雕。這次主要的目標鳥類是丹頂鶴、天鵝、毛腿魚鴞、白尾海雕、虎頭海雕及一些水鳥。這座小城有一片世界上很有名的濕地—釧路濕地,而這個濕地因環境保護好而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丹頂鶴在此聚集。<閱讀更多>
攝影:彭雲鋒
在釧路想要觀賞丹頂鶴的話,可以選擇的去處:釧路市丹頂鶴自然公園:釧路市的丹頂鶴公園面積共有九萬六千公尺大。不僅可以觀賞珍貴的丹頂鶴的英姿,還可近距離的觀察丹頂鶴的生活,是非常難得的機會。<閱讀更多>
攝影:彭雲鋒                                                        攝影:彭雲鋒
攝影:彭雲鋒
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冬季回到了北海道,深入道東的濕地保護區,拍攝冬季的珍稀野生動物,零距離感受北海道雪中鶴舞。日本最原始景致和獨特野生動物的地方,這是一次攝影主題之旅,專程拍攝北海道的冬季珍禽,清晨的音羽橋,在飛舞的雪花中剛剛醒來的仙鶴們開始翩翩起舞.  <閱讀更多> 
攝影:彭雲鋒                                                         攝影:彭雲鋒
攝影:彭雲鋒
攝影:彭雲鋒                                                        攝影:彭雲鋒
攝影:彭雲鋒
2015世界百大美景明信片展
用心去旅行、用鏡頭和世界交朋友,讓我們一起感受世界的美
攝影:彭雲鋒
北海道是位於日本最北端的一個行政區,亦是日本唯一的一個以「道」為名稱的行政區劃。知床是北海道唯一的世界自然遺產,攝影師泛舟破浪(破冰?)去拍攝丹頂鶴、大天鵝、白尾海鵰、虎頭海鵰,北海道道東是生態系非常活躍的一個地方。
看更多用心製作的明信片
本刊資訊
發行人 / 曾材樺
召集人 / 曾文駿
主編輯 / FRANCIS WU
主視覺 / 明小編
攝 影 / 彭雲鋒
您收到此刊物是因為您曾經參加大地假期旅行社的行程、或是加入大地假期旅行社會員。 感謝您成為我們旅遊刊物的閱讀人,我們今年度開始製作一份專門為「世界深度旅行」撰寫的電子刊物,我們將不定期發送用心製作的旅遊刊物、世界風光美景、以及旅行者投稿的文章。

Our mailing address is:
大地文創
中山區長安東路二段112號11樓之1
台北市 104
Taiwan

Add us to your address book


Want to change how you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pdate your preferences or unsubscribe from this list

 
Copyright © 2015 大地文創,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 BY
Facebook
Website

2015年8月20日 星期四

【大地假期~環遊世界趣】南極旅遊,一生一次的壯遊。

南極大陸,素有「白色大陸」之稱。
View this email in your browser
攝影:Enzo Fiorelli
攝影:Nathan Greenland                                     攝影:Jentoby99
一般意義上的“南極”指南緯60°以南的地域,包括南極洲和周圍海域,總面積為5200萬平方公里。南極洲包括南極大陸周圍島嶼,為1400萬平方公里,面積位居七大洲的第五位,佔地球陸地面積的十分之一。南極被人們稱為第七大陸,是地球上最後一個被發現、唯一一個沒有土著人居住的大陸。整個南極大陸被一個巨大的冰蓋所覆蓋,平均海拔為2350米。南極洲蘊藏的礦物有220餘種。<閱讀更多>
攝影:Enzo Fiorelli
喬治王島King George Island)是南設得蘭群島其中最大的島嶼,位於62°23'S, 58°27'W ,120公里附近的海面上。不僅是海鳥、企鵝、海豹等極地動物的聚集地,也是南極地區科學考察站最為密集之地。島上有數國之科學研究基地,其中包括中國在1985年設立的長城站,尤其喬治王島共有13個,其亦頻為南極船遊探訪之處,使該群島成為有最多人類活動的南極島嶼。在南極喬治王島上,有9個國家分別建有考察站。不同國家、不同種族的人們來到了南極,也帶來了不同的風俗和文化。喬治王島,人稱南極的地球村。<閱讀更多>
攝影: Christopher Michel                                   攝影:Christopher Michel
攝影:Christopher Michel                                     攝影:Christopher Michel
攝影:BB Ramone
攝影:Christopher Michel
南極大陸,它孤獨地位於地球的最南端,95%以上的面積為厚度極高的冰雪所覆蓋,素有「白色大陸」之稱。南極大陸排名第5。至今仍然沒有常住居民,只有少量的科學考察人員輪流在為數不多的考察站臨時居住和工作。與南極大陸最接近的大陸是南美洲。<閱讀更多>
攝影:Chris&Steve
位於南美洲大陸及南極半島間著名水道德雷克海峽。南航約六百海浬,將逐漸發現浮冰、冰山及海鳥、鯨魚。德雷克海峽海洋生物資源豐富,包括各種生長在南極奇特的鳥類、海洋生物等等。接近南極幅合帶附近時,冷熱水在此交匯,形成一片水霧,空氣中也逐漸嗅出一股具有南極特有的清新冷空氣味道,每一個人都精神一振,並期盼著即將看到的南極特殊景觀。<閱讀更多>
攝影:                                                                攝影:Joseph Phillips    
攝影:NASA
南極光的特點是在這個形象上的國際空間站遠征23船員拍照。在地球給予機組人員登上國際空間站,最壯觀的肯定的一個觀點就是極光。這些不斷變化的彩帶,窗簾,光線,和斑點顯示器附近北(北極光)和南部(南極光)最明顯的是帶電粒子從太陽流(太陽風),與地球磁場相互作用,導致碰撞與氧和氮的在高層大氣原子。的原子被這些碰撞激發,並且通常發射光子作為返回其初始能態的一種手段。極光的最常觀察到的顏色為綠色,引起由激發的氧原子在波長中心在0.558微米,或百萬分之一米發射的光子(光)。可見光從健康(綠色)植物反射離開以大致相同的波長。由光在較長波長(0.630微米)發射的產生紅色極光,和其它顏色,如藍色紫色有時也觀察到。而極光通常僅可見靠近磁極,嚴重磁暴撞擊地球磁場可以轉移他們朝向赤道。而極光的顏色佔主導地位的是綠色的,還有紅色光子發射微弱,以及(在中心光fuscia色調左)。濃密的雲層是極光下面隱約可見。地球的地平線,或肢體的曲率,是清晰可見的是淡淡的藍線的上層大氣層頂部中心的正上方。幾位主演出現明亮對精確定位的空間右上角的黑度。<閱讀更多>
攝影:Image Editor
2015世界百大美景明信片展
用心去旅行、用鏡頭和世界交朋友,讓我們一起感受世界的美
黃山市是世界著名的現代國際旅遊城市、長三角旅遊中心城市之一、國家五級城市、浙皖贛省際中心城市、華東區域性次交通樞紐。境內有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黃山風景區。
看更多用心製作的明信片
本刊資訊
發行人 / 曾材樺
召集人 / 曾文駿
主編輯 / FRANCIS WU
主視覺 / 明小編
攝 影 / 彭雲鋒
            / BB Ramone
            /Chris&Steve
            /Christopher Michel
            /Enzo Fiorelli
            /Image Editor
            /Jentoby99
            /Joseph Phillips
            /Nathan Greenland
            /zacharycellis


Want to change how you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pdate your preferences or unsubscribe from this list
 
Copyright © 2015 大地文創,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 BY
Email Marketing Powered by MailChimp
Facebook
Website

2015年8月18日 星期二

大不里士始建於公元前3世紀,13世紀曾是伊兒汗國(又稱伊利汗國)的首都。 ... ... ...

已有 6 次閱讀2015-8-19 10:18 |個人分類:伊朗波斯旅遊|系統分類:旅遊| 成吉思汗阿塞拜疆印度洋阿拉伯天文台

大不里士,是東阿塞拜疆省的省會。位於庫赫·塞汗特高原之上。
伊朗阿塞拜疆地區的最大城市,伊朗古城之一,歷史上多次成為王朝首都。
伊朗西北方的門戶和商業中心。
向為東、西方交通與印度洋通伊朗和蘇聯之間南北交通路線會合點。人口85.2萬(1982)。
位於雷扎耶湖盆地東北側的山麓,海拔1,367米。
烏爾米耶湖東北的河谷平原上,海拔1362米。
大不里士(Tabriz)伊朗西北邊陲古城,舊譯“帖必力思”。位於雷扎耶,湖盆地東北側山麓,距德黑蘭約530公里。
始建於公元前3世紀,歷史上多次成為王朝都城。
古代為四方往來通衢,在軍事及交通上居重要地位。
8世紀初,阿拉伯軍隊征服波斯飛中亞後,大不里士被佔領,成為軍事要地。
後被波斯和中亞一帶割據的伊斯蘭諸王朝先後分屬管轄。1258年,成吉思汗孫旭烈兀攻克巴格達滅阿拔斯王朝後,建立蒙古人統治的伊兒汗國,大不里士被定為國都,成為伊兒汗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在該城附近建有馬拉格天文台,編制了《伊爾汗歷》,附設有規模較大的圖書館。在合贊汗統治時,該城學者薈萃,伊斯蘭學術文化得到發展,建有多所清真寺和宗教學校,為什葉派和蘇菲派的學術中心之一。
並在溝通歐洲和中亞兩地區經濟文化上起了,橋樑作用。14~18世紀,中亞土庫曼部落建立的黑羊王朝、白羊王朝和波斯人建立的薩法維王朝均先後建都於大不里士。
伊斯蘭古蹟有城內著名的藍色加米清真寺,為白羊王朝賈汗王於1465~1466年建成,後多次修葺,外觀宏偉,且嵌飾以藍色瓷瓦,光彩瑰麗。據傳說,791年大不里士曾是阿拔斯王朝的哈里發哈倫·拉希德的妻子的住地。13世紀和14世紀,這座城市曾是伊兒汗國(又稱伊利汗國)的首都。
伊朗鐵路由此通往阿塞拜疆、亞美尼亞與土耳其。市區有眾多溫泉,藍清真寺為著名古蹟。城東薩維蘭山是拜火教聖地附近富庶農牧區產品集散地。製造業較發達。傳統工業以產地毯和皮革聞名,現代工業有紡織、榨油、麵粉、煙草、木材加工、小型鋼廠以及拖拉機和機械工具等。
有鐵路和公路連接德黑蘭等主要城市,並通鄰國蘇聯和土耳其。
曾遭戰爭和地震破壞,城內尚保留有重建的中世紀“阿爾格”(意為城堡)清真寺和建於1450年的藍色清真寺。
城東北薩巴蘭山,海拔4821米,為瑣羅亞斯德教聖地。
http://www.actwg.com.tw/home.php?mod=space&uid=161&do=blog&id=2884